2
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龙虎网访问量多少 > 新闻动态 > 卡拉斯很难搞定法意两国!爱沙尼亚继续给北约送钱,援乌成了鸡肋
卡拉斯很难搞定法意两国!爱沙尼亚继续给北约送钱,援乌成了鸡肋 发布日期:2025-04-13 14:47    点击次数:106

自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政府便积极推进从多个国际组织中退出的战略,旨在削减财政开支。对于北约,美国的态度显得较为冷淡,主要原因在于其自身具备强大的安全保障能力。地理上,美国北邻加拿大,南接墨西哥,且与南美洲诸多小国隔海相望,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其相对安全的地缘政治环境。

相较于北约,俄罗斯对其构成的潜在风险相对有限,因此其参与意愿并不强烈。然而,欧盟的情况则截然不同,由于其地理位置与俄罗斯相邻,部分成员国担忧自身可能受到直接牵连。

部分北约成员国持有一种单一思维模式,认为持续对乌克兰提供援助即可确保自身安全。然而,这种观点的正确性尚无法确定。

今日俄罗斯RT消息,3月20日,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在布鲁塞尔召开峰会,经过协商,与会各方就乌克兰局势达成共识,一致同意延续"以实力促和平"的既定策略。此次会议彰显了欧盟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统一立场,体现了成员国间在外交政策上的协调一致。

尽管欧盟27个成员国中的26国已就相关决议达成一致,但匈牙利行使了否决权,导致最终文件未能通过。根据欧盟内部协商结果,各成员国将基于自身战略考量,自主决定是否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这一决定体现了欧盟在共同外交政策框架下,仍保留成员国自主决策空间的原则。

在乌克兰问题上,法国和意大利的立场近期也出现了显著转变。与匈牙利类似,这两个国家均表现出不愿继续提供财政支持的意愿,认为这已成为一个难以填补的财政负担。

据彭博社报道,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峰会上,各成员国未能就2023年向乌克兰提供50亿欧元(约合5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资金达成共识。消息人士透露,以法国和意大利为代表的部分欧盟国家,对承担具体财政承诺持保留态度,导致该援助计划暂时搁置。这一分歧凸显了欧盟内部在援乌问题上的立场差异,使本已复杂的乌克兰局势更加难以协调。

据彭博社引述欧洲外交官消息,3月21日莫斯科报道,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峰会上,各成员国领导人在向乌克兰提供55亿欧元军事援助的议题上未能达成共识。消息人士透露,这一僵局主要源于法国与意大利两国拒绝明确其财政分担责任。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对此进行了转载报道。

据塔斯社消息,欧洲理事会在周四的会议上未能就进一步军事支援乌克兰达成实质性决议。会议发布的最终公报中,既未提及欧盟外交事务高级代表卡雅·卡拉斯提出的400亿欧元军援方案,也未涉及该计划的精简版本,后者预算已降至50亿欧元。此次会议在军事援助议题上的讨论最终无果而终,未能形成任何具体决策。

根据官方文件披露,欧盟最高决策机构将于6月底召开例行会议,届时将就该议题进行新一轮磋商。消息人士指出,欧洲理事会成员将在预定于六月末举行的季度性会议期间,重新审议这一待决事项。据悉,该议题已被列入欧盟轮值主席国为六月下旬高层会议准备的议程草案中。欧盟官方渠道证实,这项议题已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预计将在六月底的常规性高层会议上进行深入探讨。

尽管欧盟作为全球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但其对乌克兰的持续援助已显现出力不从心的态势。近年来,欧盟内部经济状况持续低迷,财政资源捉襟见肘,即便是在这一富裕地区,也难以维持长期的对外援助计划。

然而,部分欧盟成员国对俄罗斯的敌对态度尤为强烈,尤其是捷克、波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等前苏联的加盟国和卫星国。这些国家在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时,展现出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硬和果断的立场。

2024年3月,立陶宛、波兰、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相继宣布退出《渥太华杀伤人员地雷公约》。这一战略决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上述国家在关键边境区域部署地雷系统提供法律依据。具体而言,波兰计划在波白边境地带,而波罗的海三国则拟在俄周边地区展开大规模布雷行动。此举标志着相关国家在边境防御策略上的重大调整,其影响范围涉及东欧地区的地缘安全格局。

捷克总统昨日访问敖德萨,明确表达了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此举凸显了欧盟内部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严重分歧,并非如外界所见的团结一致。部分成员国立场强硬,难以动摇。

并非所有国家都持相同立场,以南欧为例,其更倾向于专注于经济发展,而非参与相关合作。这些国家的态度与整体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反映出区域间的利益诉求并不一致。南欧国家将经济利益置于首位,对配合行动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充分体现了其务实的发展策略。

当前,欧盟的政策方向已被少数领导人主导,缺乏对自身实际情况的审慎考量。与俄罗斯接壤的国家屈指可数,且历经三年的俄乌冲突,各方均已遭受重大损耗。在此背景下,持续支持相关政策的理由令人费解。

在欧盟内部,除少数国家外,乌克兰的主要支持力量集中于冯德莱恩和卡拉斯两位关键人物。

在会议召开前夕,卡拉斯强调,她殷切期盼欧盟各国能就向乌克兰提供军事物资达成共识。她指出,尽管欧盟高层在言辞上力挺乌克兰政府,但她更期待这些表态能转化为实质性的援助行动。

特朗普对乌克兰立场的转变,在欧盟内部引发了连锁反应。事实上,失去美国的支持,欧盟难以单独与俄罗斯抗衡。因此,尽早达成和解不仅符合欧盟的利益,还能确保其获得稳定的自然资源供应。这一系列变化凸显了欧盟在外交政策上对美国的依赖,同时也反映出其在地缘政治博弈中的局限性。欧盟成员国在应对俄罗斯问题时,不得不重新评估其战略选择,以维护自身利益并确保地区稳定。

卡拉斯等人始终坚定支持乌克兰的立场,从未动摇。据其计划,欧盟将投入高达400亿欧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强化乌克兰的军事防御能力。这一巨额拨款充分彰显了欧盟雄厚的财政实力。

爱沙尼亚作为卡拉斯的坚定后盾,展现了非凡的国防投入决心。据官方数据显示,该国计划自明年起大幅提升国防预算,将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由当前的3.3%上调至5%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爱沙尼亚国土面积有限,但其在国防领域的投入力度却不容小觑。

据ERR广播公司消息,爱沙尼亚政府拟投资530万欧元,在北部塔帕军事基地为北约驻军新建一处营房设施。该项目旨在提升北约部队在该地区的驻扎条件,进一步强化爱沙尼亚与北约的军事合作。塔帕军事基地作为爱沙尼亚重要的国防枢纽,此次扩建将显著提升其战略价值。爱沙尼亚国防部表示,新营房的建设符合国家长期国防规划,并将严格按照北约标准实施。

据消息透露,国家防御投资中心(RKIK)已与Nordecon建筑公司达成协议,计划斥资530万欧元,在塔帕军事基地为北约成员国部队打造一座现代化军营。该项目涵盖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的全流程,旨在提升该军事基地的基础设施水平,为驻军提供更完善的居住条件。此次合作标志着塔帕军事基地的现代化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将进一步提升北约在该地区的军事部署能力。

据ERR广播公司报道,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兵营大楼预计于2026年春季完成移交工作。该工程将严格依照合同规定的时间节点推进,确保项目如期交付使用。

从战略层面分析,此举或意在寻求美军进驻。

#百家说史品书季#